高考倒计时10天,这些新变化要注意!
936 2025-05-12 22:42
工艺要点:
(1)打糊:向红薯淀粉中加入适量的纯净水,搅拌使之充分溶解成均匀的淀粉糊。
(2)煮粉糊化:将充分溶解后的红薯淀粉置于80℃的水浴锅中加热,同时不停对红薯淀粉进行搅拌,直至淀粉变为粘稠透明状。
(3)冷却干燥:将压面成型的红薯粉条浸入冷水中冷却,约10s后迅速取出,在阴凉通风条件下自然冷却干燥。
1.2.2淀粉流变性质测试
用烧杯称取50g红薯淀粉,加入60mL蒸馏水充分搅拌溶解,直至无颗粒状沉淀。取完全溶解的样品5mL均匀的放入流变仪测试平台,选择黏度测试模式,测试温度25℃,测试时间200s,测试间隔时间1s,剪切速率201/s;取测试时间191~200s之间的10个相对稳定的点,计算其应力、黏度与法相应力,取平均值,每组测试重复3次。
1.2.3TPA实验
选择长度相同、粗细均匀的红薯粉丝成品,在沸水中煮至中心白色完全消失,将煮熟的粉条放入4℃冷水中冷却,用吸水纸吸干粉条表面的水分,每次取6根长度一致、大小均匀的粉丝并排放于测试台上,每根粉丝之间留出一定间隙,选择质构仪P50探头进行TPA测试。每组样品重复做5次平行实验,取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实验参数设定:探头量程:1000N;测定模式:压缩模式,运行速度:50mm/min;压缩型变量:60%;触发感应力:0.038N。
1.2.4断条率测定
选择长短、大小均一的红薯粉丝成品40根,在蒸馏水中煮沸20min,计算煮后粉丝断后的条数。每组样品重复测试3次,取平均值。
1.2.5拉伸实验
取粗细均匀,长度一致的红薯粉样品,在沸水中煮至中间白丝完全消失,冷却后用吸水纸吸干粉丝表明水分,然后将粉丝两端分别用夹具固定,进行拉伸测试。选择质构仪测定模式为拉伸测试;探头为A/SR夹具;拉升距离:40mm;感应力0.038N;测试前速度3mm/s;测试速度1mm/s;测试后速度3mm/s;每组测试重复5次,取平均值。
1.2.6单因素实验
选择阿拉伯胶、海藻酸钠、黄原胶、果胶四种天然添加剂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考查了4种不同添加剂在0.1%、0.2%、0.3%、0.4%和0.5%五个水平上对红薯粉品质的影响,如表1所示。
1.2.7添加剂复配实验
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选择每种添加剂最合适的三组添加水平,根据正交实验中四因素三水平的方法,进行复配添加剂配置,按照1.2.1中的方法,制作9组红薯粉丝样品,按上述的方法对其品质进行测试。
1.2.8数据处理
采用Origin9.0软件进行作图;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实验数据统计分析处理,使用Duncan显著性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添加剂对红薯淀粉流变性质的影响
实验采用龙薯10号红薯淀粉,其淀粉率平均含量约为19.26%,其中直连淀粉平均含量约为27.04%,可溶性糖平均含量约为3.02%,维生素平均含量约为0.22mg/g。
应力和黏度是反映流变性质的重要指标,应力代表在受外因而产生变形时,物体内各部分之间产生单位面积上的内力,法向应力反映了同截面垂直的内力,而黏度代表了分子间相互吸引力的大小。按照1.3种的方法,考查了四种不同添加剂对红薯淀粉流变性质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淀粉流变性质与红薯粉品质的相关性,测试结果如下表2、表3所示。由表2可知,在未添加任何添加剂的时候,样品的应力为0.19Pa,黏度为0.01Pa·s,法向应力-90.52Pa,显著低于其它组样品。
根据结果分析,红薯淀粉的应力、黏度和法向应力等性质与添加水平呈正相关,其中海藻酸钠对淀粉的流变性质影响最大,当添加量达到0.5%时,样品的应力、黏度以及法向应力分别为:76.97Pa、3.85Pa·s以及-12.53Pa,显著高于其它添加剂(p<0.05);阿拉伯胶对样品流变性质相对影响较小,在添加水平为0.5%时,样品应力、黏度以及法向应力分别为14.32Pa、0.71Pa·s、-54.60Pa,显著低于同等剂量的海藻酸钠、黄原胶以及果胶(p<0.05)。
廖卢艳等研究了淀粉糊化特性与粉条品质的相关性,认为淀粉糊化特性指标与粉条品质之间均存在相关性。其中峰值黏度、谷值黏度与粉条硬度在0.01水平上正相关,峰值黏度与断条率之间在0.01水平上负相关。
余树玺等对甘薯淀粉的成分和物化性质与粉条品质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发现甘薯淀粉的直链淀粉和脂质含量、回生黏度、峰值时间、糊化温度、膨胀势、老化值等指标与甘薯粉条品质呈正相关,而甘薯淀粉的溶解度和粒径等指标与甘薯粉条品质呈负相关。
由表3可知,根据研究结果,红薯淀粉的应力、黏度等性质与红薯粉样品品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淀粉的应力与样品的弹性、淀粉黏度与样品硬度、拉伸力之间达到了0.01水平正相关;淀粉应力与样品硬度、拉伸力以及均在0.05水平上正相关,与断条率在0.05水平上负相关;淀粉黏度与样品弹性在0.05水平上正相关,与断条率在0.05水平上负相关;法相应力则与样品的硬度、弹性、拉伸力在0.05水平上正相关,与样品断条率和相关性不显著。
实验结果与廖卢艳等和余树玺等研究结论一致,表明淀粉的流变性质与红薯粉品质具有密切相关性。样品的应力、黏度以及法向应力等性质与添加剂的量呈正相关,其中海藻酸钠对红薯淀粉性质影响最大,阿拉伯胶对红薯淀粉性质影响最小。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食品工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赖氨酸,黄原胶,酸钠